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致所有狗年許下愿望的朋友
壹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電影《后會無期》的一句臺詞。這句臺詞現在成了我同學軍的口頭禪。但凡閑聊,有同學想往深里說時,他就會來一句:“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意思是“別跟我扯什么道理”。
軍身高170,但體重175了。有次,一朋友給他介紹減肥知識。說了20分鐘后,軍一句話打斷她:“其實減肥就六字: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比那20分鐘長篇大論精準得多。軍就是這樣一個人,知識淵博。論講道理,同學中鮮有匹敵者。但就是這個知曉各種道理的人,卻是同學中活得最狼狽的。他這半輩子,干嘛嘛不成。我們都覺得奇怪:這么聰明的人,為何就是干不成事呢?新年,他又在朋友圈曬計劃:“今年我要讀30本書。”我不記得這是他的多少個“30本”計劃了。我這幾年瞎忙,讀書不多,甚是敬佩他。這次春節回老家,就順便去他家坐了坐。結果發現他書柜的書,大多連塑料膜都沒拆。我終于知道他為何通曉各種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貳
晚上玩手機時,你告誡自己:“別玩太久,早點睡,明天要上班呢。”可還是不知不覺玩到凌晨。明明知道學習英語很重要,可翻開書還沒背幾個單詞,注意力就被周圍的誘惑吸引了,你對自己說:“明天一定開始認真學習。”明明知道減肥時不能吃甜食,你對自己說:“嗯,就破例這一次。”這就是我們為何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所在——“道理我都懂,臣妾做不到啊!”
同事的一位閨蜜,愛上一個已婚男人。地下情7年了,至今未嫁,苦不堪言。她的朋友圈永遠充滿金玉良言:“得不到的就不要碰。”“對的人才值得付出。”…………你看,道理她都明白。但只要那男的一打電話,她就屁顛屁顛跑去了。“道理我都懂,臣妾做不到啊!”
叁
套用陸小墨講的一個例子,如果現在王健林開價1億:“只要你每周讀兩本書,每天5點起床跑步一小時,然后從7點工作到21點。堅持三年,這1億就歸你。”你能不能做到?不用說,一定能。但如果沒人跟你提前敲定這1億合約,而是告訴你這樣堅持有一天能掙大錢,你還能堅持下來嗎?不用說,99%的人無法堅持下來。那些一直說“道理我都懂”的人,他真的懂了道理嗎?不,他不懂。如果他真的堅信這些有用,那么未來就等于向他提前開了價碼,而他則會為了這些價碼而堅持下去。
99%的人之所以半途而廢,是因為他并沒有真正懂得。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別說你什么都懂,根本就沒這回事。做不到,只能說明你壓根就沒懂。你以為你明白,其實你壓根就沒明白。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肆
我們最喜歡說四個謎之邏輯的句式:1、不是……而是……這事不是我干不好,而是我懶得去干;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2、等……我就……等我有空了,我就好好學英語;等我退休了,我就開始學鋼琴。3、如果我有……一定……如果我有錢了,一定做得比王思聰好;如果我有這樣的平臺,我也一定能做到。4、要不是……我也……要不是因為我英語差,我也能上哈佛;要不是我家請不起家教,我也能上北大;哪有這么多“不是,而是”“等,我就”,說白了,你就是怕吃苦。
電影《聞香識女人》的結尾,有一段可以載入影史的經典演講:“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么?因為太苦了。”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都知道通過何種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我們就是不去做,因為太苦了。
伍
超喜歡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影片中有一個配角叫老布,他在肖申克監獄被關了整整50年。刑滿釋放后,他被安排到超市工作。按理說,他應該萬分高興才對,但老布卻抑郁了——外面陌生的世界讓他感到惶恐。甚至不打報告,連尿也屙不出來。最后,他將自己吊死在房梁上。
電影里有句極其經典的臺詞:“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所謂體制化就是依賴,對環境、對制度、對習慣、對人的依賴。人就是這樣,總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境里呆著。一個人一旦建立了自己的舒適區,就會像老布一樣對之形成依賴,從而困在安于現狀的懶惰里和拖延里,困在深惡痛絕的逃避里和退縮里。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所肖申克監獄。《肖申克的救贖》原著里有這樣一句話:“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
陸
北大畢業后,俞敏洪留了校。“我每個禮拜只需上四小時課。禮拜一就可以把四個小時上完,剩下6天可以到處去旅行,或者是睡覺,到圖書館看書。暑假兩個月,寒假一個月,這樣混下去,就可以變成副教授,然后讀個碩士博士,就可以變成三級教授,然后北大也會給你低價買房子。”這樣的生活,實在是舒適得很。但有一天,俞敏洪突然覺得這樣好無趣:“生活一眼就望到了頭。”這時,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安于舒適現狀,過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一條是辭職,“讓一生泉水不斷冒出來,讓生命有所成就”。他選擇了第二條。1991年,他辭職,創辦了新東方。2006年,新東方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09年,他成為CCTV年度經濟人物。后來,俞敏洪在演講時說:“我這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離開北大,不再混日子。”
我們都困在肖申克監獄里,但救贖不會自己降臨。電影《霸王別姬》剛開始時,小癩子帶著小豆子逃出戲班,看著名角兒唱戲,他癡醉地說:“我什么時候才能成個角兒啊?”師傅說:“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柒
名嘴蔡康永曾經寫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很喜歡羅胖說的一句話:“一個不學習的人如何能成為一名優秀學者?一個總吃著食物的胖子如何能變成一個瘦子?一個總在睡覺做白日夢的人,如何才能把白日夢變成真?我們不能怨天尤人,我們現在的樣子,是曾經的我們使用時間親手塑造的。而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樣子,又取決于現在的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就是我們塑造自己的方式。總有人在你玩游戲時攻破一道難題;總有人在你dota時看完一章好書;總有人在你閑聊時聽完一段VOA;…………
蔡康永還有一句話說得很經典:“仔細想想以前的時光,我恍然意識到,人生這場戲的最終結局,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疊加起來的總和。”
捌
這是王健林2016年11月30日的行程單。從印尼雅加達到中國的海口,再到北京。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了6000多公里。早上4點,他就起床了。4:15-5:00,他開始健身。每天行程再滿,他也要抽1小時健身。5:00-5:30,他開始早餐。你以為他早餐很奢華吧,其實很簡單:一碗粥,一片面包,幾片咸菜而已。5:45-6:30,他坐車前往機場。為什么這么早?為了不堵車,節省時間。12點過,到達海南海口,然后忙著見領導,忙著到現場簽約……兩小時后,他又前往機場飛北京。15:00-18:10,飛機上總可以歇歇了吧?不。他在飛機上,也在開會研究項目。奔波一天,到了北京,總可以休息了吧?不,他還要回辦公室處理未完成的事務。這,就是大富豪王健林普通的一天。他那個令人眼紅的小目標,就是由無數個這樣“普通的一天”累積而成的。你,終于知道自己為何總是難以心想事成了吧?
玖
80多歲的李嘉誠,每天6點起床;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每天5點前起床;百度李彥宏說,每天早晨5點多就“被機會叫醒”;俞洪敏6點起床,已是大佬里“起床最晚”的那個。想起了南懷瑾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個人如果連早起都做不到,你還指望他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狗年里,你許下了什么愿望?這是你第幾次許下這個愿望了?喜歡《殺鵪鶉的少女》里的那句話:“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么時候出國讀書,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什么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那個令人心旌搖蕩的美好未來,就從你明天早起開始。
市場部 楊扣花轉自公眾號《和君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