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我國將綠色發展的藍圖一繪到底,生態文明建設滲透到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污染防治工作一項接著一項。如今,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中國正逐漸走進現實。
6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國家最高規格文件詳細部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再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陸續出臺,水氣土三大污染防治戰役一直是我國環境治理工作的重點。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干凈的藍圖正徐徐打開。
那么,藍天保衛戰怎么打?受污染水質如何治理?土壤修復又該如何推進?從近兩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等國家高級別會議中均可以略窺一二。
繼2018全國兩會對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詳細部署、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將大氣、水、土壤“三大戰役”列入“民生優先領域”后,本次意見再次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以及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的目標。據悉,意見明確,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要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大幅減少,環境風險要得到有效管控,并對水氣土三大戰役布局了主要陣地。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意見明確,編制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以重點區域為主戰場,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6月20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透露,《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于近期印發實施。其中,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劃定三大重點區域,突出四大污染源治理,明確了未來三年的治理路線圖。
作為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后一段時間,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揚塵管控以及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成為重點任務。
而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保好水、治差水,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守住水環境質量底線”是基本準則。承接此前生態環境部對水污染防治戰役的部署,意見圍繞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五大戰役”作出詳細規定。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從污染減排和生態環保兩手發力,深入落實“水十條”,扎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多措并舉保障飲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
最后,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防控”將是重點。為了讓民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保障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是關鍵。推行凈土行動過程中,具體措施將包括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
正所謂,抓住薄弱環節,集中攻堅,優先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好水氣土三大污染攻堅戰將有利于補齊我國生態環境的短板,提速實現美麗中國的“藍天夢”。
品牌建設部 楊國松 轉自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