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的治理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環境產業作為生態環境治理的中堅力量,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嚴控金融風險,使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持續收緊,PPP項目規范化調整,企業面臨新的融資困境。
2018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環境產業的重要轉折年,企業能否在金融困局中把握市場機遇,需要解讀國家政策導向,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用兩山理論尋找“綠水青山”的價值增量
“兩山論”的核心就是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發展經濟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即“綠水青山”是基本條件。2018年,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兩山論”深入民心,習總書記去多地考察指導工作的重點都是圍繞著生態文明建設,“兩山論”的綠色發展觀作為貫穿每個城市的發展主線。
2018年4月13日,習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海南發展的根本立足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這一片海上綠洲和這一汪湛藍海水,努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方面作出更大成績。
2018年6月14日,習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里、落實在行動上,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
在習總書記的重要指導下,“兩山論”成為地方發展的指導思想,地方政府加強了對“兩山論”的探索,“兩山論”的前提就是綠水青山,環境產業是實現“綠水青山”的中堅力量,落地“兩山論”為環境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首先,政策上國家給予積極的支持,如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各地方發布的環境管理條例等。制度和法律的制約是重要保障。
其次,“兩山論”在全國各地掀起生態環境治理的新浪潮,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其一是范圍的不斷擴大,從“美麗中國”到“美麗鄉村”建設,從流域到河道治理,重點治理區域也在逐漸擴大;其二是標準的提高,治理的深度不斷加強,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點治理模式將不再適用,更多的是流域、區域的深度治理、生態治理,標本兼治;其三效率要求更高,以前2年完成的任務可能縮減到1年,因為環境的治理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所以治理環境也是在跟時間賽跑。
再次,“兩山論”落地需要“兩山產業”的推動,作為幾乎所有產業價值鏈末端的環境產業,是離兩山產業最近的產業,已有不少“吃螃蟹“的企業開始向兩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延長產業鏈,將原產業鏈的終點變成下一個產業新的起點,產生新的生態循環,釋放出新的價值增量,將生態循環的價值不斷放大。兩山產業,必將為環境產業的未來,打開新的機遇與空間。
大部制改革,行政管理也要服從綠色發展
2018年3月13日,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組建了生態環境部和自然資源部。此次改革將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一并列為政府職能。改革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強化了系統全面的環境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職責更加明確,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這表明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和對綠色發展的長遠規劃,即行政管理也要服從綠色發展,自然資源部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整體統一管理,有利于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為生態環境的考核奠定基礎;生態環境部的成立更加完善生態保護的地位,將生態和環境統一起來,將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更加強化環境管理的職能,也體現了國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保護好“綠水青山”的決心。
緊接著出臺的一系列法規、政策等更加全面、嚴格,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新出臺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包括隨后開展的專項督查、強化督查等也表明國家對治理環境的強度和力度。
預計未來,還會出臺更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督查、督察將更為頻繁且將走向常態化、精準化,向環境產業釋放的信號是生態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巨大,環境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大“十條”攻堅之下,地方政府生態環境治理壓力上升
隨著國家“水”、“氣”、“土”三大行動計劃和一系列的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頂層戰略規劃的實施,各地方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目標考核取得了扎實的成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
“新大氣十條”正式發布,大氣治理的范圍更加精準,考核更加嚴格。2017年底,“大氣十條”設定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圓滿達成,確定的45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部按期完成,第一階段“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得到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明顯下降。但工作并未結束,只是剛剛開始。
2018年6月27日《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稱為“新大氣十條”)出臺, “新大氣十條”是“大氣十條”的延續,相比于原“大氣十條”,“新大氣十條”主要在廣度、深度、力度三個方面體現出新的特征要求。
廣度上,重點治理區域范圍更加精準,因為珠三角地區在原“大氣十條”中實現了穩定達標,所以這次去掉珠三角地區,近幾年汾渭平原污染嚴重,所以增加了汾渭平原,京津冀地區改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范圍更加精準,針對性更強。大氣治理范圍,增加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考核指標,考核范圍也進一步擴大。
深度上,由原來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變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更加注重生態環境治理效果。優化產業結構是為了綠色發展,同時各項指標都設定了具體目標,各種治理要求體現出源頭控制、生態治理的理念,更加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發展觀。
力度上,環保督察更加嚴格,執法力度前所未有,督察更加全面。除完善數據監測體系外,還要建立長效的考核機制,建立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監管機制,更加明確了地方政府是環境質量改善的責任主體。
“新大氣十條”是落實《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稱為“生態環境十條”)的具體行動,表明國家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心,表明國家對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信念。
督察不斷,生態環境問責考核更加嚴格。
第一輪環保督察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共問責黨政領導干部1.8萬多人,收到群眾環境舉報13.5萬件,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8萬多個。首輪中央環保督察,讓地方政府、產業界等意識到,生態環境治理是黨和國家的“底線”。2018年5月30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啟動,污染反復、環境反彈等現象大有存在。截至6月25日,6個督察組共收到群眾舉報29245件,受理有效舉報24246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轉辦交辦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處12409件,其中立案處罰2579家,罰款25096萬元;立案偵查208件,拘留235人;約談1065人,問責1939人。
環保督察的問責考核更加精準,生態環境出問題,首先問責省市縣委一把手。對此,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生態環境十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黨政同責,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至少每季度研究一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其他有關領導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如2018年3月,督察發現,山西省晉城市的高平市、澤州縣,山東省的鄆城縣以及河南省的杞縣問題數量較多,工作落實不力。對此,生態環境部致函山西、山東以有河南省政府,要求對上述地方政府有關責任人實施量化問責。第一輪環保督察“回頭看”在寧夏自治區督查中,曾經在2016年督查中被舉報過氨氣污染問題的天元錳業弄虛作假、屢教不改,省發改委被點名批評,常務副市長遭撤職。這種事情已不是少數。我們黨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決心,顯而易見。
水專項督查,環境管理體系逐漸完善
目前國家針對不同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督查行動。隨著“水十條”環境管理體系逐漸完善推進,國家開展了水專項督察,習總書記在“生態環境十條”中強調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中提到的五個治水領域中目前已在兩個領域開展了督查,在前期的水專項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在第一輪“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涉及到的212個地級市,截至到5月22日,所有城市資料審核工作已全部完成。5月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啟動,首批10個督查組對8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0個城市進行現場督查,從已公開的信息來看,督查組對于不作為的地方政府并沒有“手軟”。預計今后將陸續啟動“長江保護修復專項行動”、“渤海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以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的督查。
此外,新啟動的“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的行動是對一階段大氣污染防治成效的鞏固,主要針對“2+26”城市進行追蹤督查、徹底清查。督查中共發現涉氣環境問題2690個,目前正在責令整改中。
隨著“新大氣十條”的發布和推進,環保督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地方政府官員的“烏紗帽”和生態環境治理的效果綁在了一起,所以治理好生態環境成為地方政府的唯一選擇。面對各種專項督查,企業也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強環境管理時代的到來,推動著生態環境治理真需求在不斷釋放,這種需求的釋放不再是單點的達標排放為核心,而是以效果為核心的需求的釋放,這對治理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已經進入攻堅克難的階段,現在留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如大量的黑臭水體、農村環境、地下水污染、VOCs治理等問題還很突出,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的創新,還需要產業系統化供給能力的升級、模式的創新。環境企業應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期,以需求為導向,以“兩山論”為指導進行系統服務能力的轉型和升級。
四、環境需求的效果要求,促使供給走向系統化
堅持黨的初心,一切從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隨著人們群眾對生態文明認知的不斷提升,對生態環境的需求不斷提升,環境產業伴隨著最廣大人們群眾需求的不斷提升而發展。如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霧霾防治、黑臭水體、農村環境治理、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環境產業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點”、“面”的治理,而是與社會、經濟、人民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整體化、系統化的服務,是以效果為導向的系統質量的提升,是將以前看似不關聯的一些“點”的問題強關聯起來,以客戶為導向,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對水的治理,是以整條河、整個流域為效果導向的綜合治理,如黑臭水體的治理,公開資料顯示,部分上報“已完工”的水體,整治效果并未達到要求,有的“黑臭現象沒有消除”,其原因就是沒有進行頂層設計、系統化治理;對大氣的治理是對整個氣候帶的治理,如“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是針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綜合整治。采取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是以整個氣候帶為單位的系統化治理。這種治理模式體現的是一定區域能量流、價值流、物質流的系統化,即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化。
正如習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的講話中提到的,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科學運用中醫整體觀,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長江病”。習總書記提到用中醫理論系統治療“長江病”,體現了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化思想,更加強調頂層設計、源頭根治、綜合治理。針對目前我國環保督查中發現的環境治理的反彈現象,生態環境治理還需向生態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系統化是生態環境自我修復、長期運行是關鍵手段,關乎大局;智慧化關乎長遠。生態環境長期在養護,長效在智慧。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必須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要求我們環境產業立足于“綠水青山”,為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修復以及利用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未來,生態環境的治理將向生態化過渡,后續逐漸推進智慧化。
新的時代、新的機遇。2018年正逢改革開放40年,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兩山論”從理念走向落地,國家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決心前所未有。上半年,各項環境政策密集落地。下半年,隨著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環境治理的推動力度、執行力度將會不斷加強,環境治理的市場將不斷釋放,是機遇也是挑戰。不管是企業還是產業,都應該意識到這一時代機遇,敢于迎接新的挑戰,借力“兩山論”、借力綠色發展,實現變道超車。
品牌建設部 楊國松 轉自 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