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思想總是那么深邃,如“欲速則不達”、再如金庸小說中的“無招勝有招”,總是提倡做事從反面入手。老子先生也充分發揮了他多年來洞人察物的本領,在《道德經》中整理出一套“不爭乃爭”的思想,即“以其不爭,故天下莫之能爭。”
最近在陪同孩子讀歷史的時候,再讀《明史》,對于紀氏的故事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后,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紀氏懷孕。寵冠后宮的萬貴妃知道后,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萬妃時就謊稱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于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萬貴妃得知后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祐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己那因為長期幽禁,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時,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并封紀氏為淑妃。后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再后來,皇子登基,紀氏也被追封為孝穆紀太后,載入史冊,永垂千秋。
看完了這位孝穆紀太后的故事,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到老子的不爭之爭,同時也被其中的人性善良所打動。皇宮就是個小社會,人人居心叵測,但真善美總是在黑暗的地方顯得更加奪目,善良永遠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雖然我們在孝穆紀太后身上看到的是“不爭”的力量,她不和別人爭權奪利,只是默默地做好本職工作,還樂于助人。但到最后她卻得到了大家的幫助,為其兒子爭得了整個天下,正所謂“以其不爭,故天下莫之能爭”!“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我想孝穆紀太后的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就是只要調整好心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并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總會有所收獲。
市場部 王鳳